新冠疫情下,一些留学英国的中国未成年人留学生无法继续寄宿在校,也很难回国。据统计,中国在英国有大约1.5万小留学生,英国是有中国小留学生最多的国家。多位家长表示,由于学校关闭,留学生们无法继续住宿,回国机票一票难求,有的寄宿家庭已明确拒绝接收中国留学生。部分英国小留学生家长已向中国外交部、驻英国大使馆发送了一份《关于对滞留在英国的未成年中国小留学生开展领事保护的申请》。
对此,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北京时间3月18日晚接受央视采访时称,小留学生家长的担心他非常理解,“现在航班也在减少,我们也正在努力,把这个情况向国内主管部门反映,积极与国内主管部门协商,看能不能增加临时性的商业班机,或者是包机。”
小留学生群体,比成人留学生面临的情况更复杂,未成年留学生普遍采取“homestay”方式,住寄宿家庭,而很多寄宿家庭的房东是老人,他们在疫情肆虐的当下,很难再起到临时监护人的作用,加之学校停课,这些孩子在国外的处境是令人揪心的。
对于小留学生的家长希望接孩子回国,国内舆论场更多给予理解,将心比心,这也是人之常情,更重要的是,小留学生是我国公民,他们在海外面临困难,国家是有责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。不仅是小留学生,其他生活在海外的我国公民,想在目前回国,也是没有任何理由把他们拒之门外的。对选择继续留下国外的我国公民,当地大使馆、领事馆,需给予他们尽可能的支持;而如果他们由于各种现实原因(如小留学生由于学校宿舍关闭、寄宿家庭不再接受无家可归,无人监护),迫于回国,则要在做好旅程防护、回国隔离预案的基础上,安排包机等方式接他们回国。相关费用可由家庭自己承担。
此间,针对包括小留学生在内的留学生回国,舆论也有不少不友好,甚至冷嘲热讽的声音。诸如,当初那么喜欢外国,为何现在想着要回来;家长那么担心,可以买机票去陪孩子;留学生如果真爱国,就不要在这个时候回国,影响国内疫情防控的成果,云云。这些声音是十分偏执和狭隘的。出国留学,包括小留生现象,虽然在国内还存在一定争议,但普遍的共识是,这是每个家庭、学生的自主选择,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,出国留学也已经大众化,我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,和其他国家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,都是十分正常的。教育的国际化,会给受教育者多元教育选择,也促进各国教育在交流中提高教育。
部分网友网络跟帖留言。图片来源:网络截屏
大部分选择出国留学者,在学成之后,也是选择回国,参与国家建设的。根据教育部的数据,从1978年到2018年底,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.71万人。其中153.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;432.32万人已完成学业;365.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,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.46%。对此,也有人质疑出国留学之后还是回国,出国留学没有价值或者“海归贬值”,对于个体来说,当然有必要思考出国留学值不值,但不能否认教育国际化是发展教育的一部分,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,接受不同国家的教育,这是大势所趋。
当前,疫情在欧洲蔓延,很多国家都停课,甚至关闭宿舍,而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,在这种情况下,有部分留学生想回国是可以理解的。有人把这和当初武汉封城类比,说当初留在武汉的外地人都不能出城,留学生也就留在当地,这对他们自己和国内同胞都安全。但不要忘了,当时,很多国家也是对生活在武汉的公民采取了撤侨的行动。
毋庸置疑,留学生们在这个时候回国,确实会有在旅途中感染的风险,也可能把病毒带回国内,增加国内的防控压力。但不能无视他们的现实诉求,不要在这一问题上产生舆论的撕裂。比较合适的做法是,采取包机方式“点对点”的接运,回国之后就进行14天的隔离。
网友评论